狗狗心理问题什么表现形式?
关于狗的心理,人们了解得实在太少了! 然而,在宠物医疗、美容及行为训练等领域里,心理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只专注于躯体疾病或美容造型,没有认识到狗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所在的话,是不可能给主人带来一只完全健康的爱犬的……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心理学方面的教材《动物行为学原理》(Principles of Animal Behaviour)中的部分内容。该书由美国著名学者David N.Reynolds等专家撰写,2004年出版第7版。 该书中详细论述了动物的社交行为和情绪表达等内容,对研究人的社会交往与情绪表达很有启发意义;同时,它对兽医、宠物美容师以及行为训练师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什么是“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这个词。
根据本书的解释,“Mental”一词源自拉丁文“Mentem”,原意指“思想”(thoughts)和“意识”(consciousness)。虽然“Mind”这个单词现在常被用来代表“心理”(psychology)的意思,但它的含义却已经远远超出了“精神”和“思维”这两个概念的范围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经常使用“mind”或“mental”这两个词来表达“心灵”(heart)或者“灵魂”(spirit)这样的意思呢?这是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某些情感上的意味在里面(如:伤心、兴奋等等) 因此,“Mental”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包含有情感的词语,而不是仅仅指人的智力水平! 如果我们对英文比较熟悉的话就能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很多表示情绪的词汇都被翻译成了含有“心里”二字的词语,比如: 郁闷(down-in-the-mouth)=沮丧; 烦躁(fidgety)=焦躁不安 开心(cheerful)=高兴 焦虑(worrying)=担忧 抑郁(blue)=悲伤 愤怒(angry)=生气 而这些情绪的表现则往往通过眼神、表情以及动作等表现了出来......
2.如何理解心理的过程 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心理过程包括认知(Cognition)、动机(Motivation)和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又分别存在着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独立的变量体系:一个是外部刺激(Stimulus),另一个则是内部变化(Response)。也就是说: 我们所观察到的每一种心理状态都可以分解为若干种基本的行为反应模式或者是情境条件反应模式(Situation Condition Response Pattern, SCRP)。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关系才使得我们很难去准确地描述出某个具体情况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然,这也正是许多心理学教科书上所强调的观点:所谓“心理”其实就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已,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事件可以完全等同于其他任何一件事情。
3.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遗传和环境。
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方面,遗传是形成心理发展的前提之一;另一方面,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是极为明显的,并且会对遗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或是制约作用: 在动物界,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很好地适应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而且这些个体之间也有着相当大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存在:如大象会不断地更换自己的配偶;而黑猩猩却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抢夺别人的食物等等;这些都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成熟与学习。
这两种因素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社会和文化。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和知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从这一点来看,文化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而且也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