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球虫对人有影响吗?
球虫病是寄生于动物肠道寄生虫原虫类(阿米巴属)的感染,临床上以顽固性下痢和血便为特征。在犬猫中主要感染对象是小肠球虫和大肠球虫两种,而鞭毛虫也有机会引起幼龄猫患腹泻性肠炎。 球虫生活史较简单,需两个宿主期完成一个生活循环,分为滋养体期和裂殖体期两个阶段。在动物体内,滋养体经过吸附、侵入、发育繁殖及脱壳四个过程最终形成配子或合子;成熟后离开宿主细胞并形成裂殖子侵入其他宿主细胞内增殖成为裂殖体,经多次分裂形成大量裂殖子;裂殖子脱出后再次入侵宿主细胞内发育、增殖至成熟,这个过程称为裂殖生殖;裂殖子发育至裂殖体后期时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大量子胞囊,子胞囊壁脱落后成为孢囊幼虫,当外界环境适宜时,从胞囊中逸出囊内孢子形成成熟的卵囊。卵囊在自然条件下耐酸碱、干燥、低温,可长期贮藏,有传染性。当虫卵被携带虫体的粪便排出到环境中,适宜条件卵囊又萌发形成孢子囊和芽殖体,再形成新的世代循环,形成新一轮的传播和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间接接触和母源抗体的影响等,所以预防工作要及早开始,并应持续进行。
防治原则如下:
1.消除传染源:及时清理犬猫的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进行消毒。发现病狗立即隔离治疗,患病狗的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均要及时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管理,防止宠物接触被污染的饲料、水源。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减少寄生虫的孳生地。饲养者应注意加强防护,不要随意触摸粪便以免直接接触病原导致感染。
3.提高机体免疫:使用含有球虫抗原的疫苗给宠物接种可以控制球虫病的流行。由于不同品种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球虫的变异较快等原因,所以疫苗需要根据流行毒株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以确保疫苗的效力。此外还可给予预防性驱虫。
4.抗菌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吡喹酮治疗球虫病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药物毒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菌株等问题,现在已较少用于宠物临床。目前常用的抗球虫药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和拉沙里菌素等,但该类药物属于违禁药品,不能用作宠物处方,而且用药剂量较大,因此一般只用于球虫暴发时的紧急防治,不能作为常规的驱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