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陨石色腊肠犬?
腊肠犬起源于德国,血统纯正的腊肠犬,发色只有黑色、红色、褐色和斑点(黑色与浅褐色并存)四种,除了纯色的腊肠犬外,还有一些腊肠犬的腹部和/或嘴部是浅褐色的。
近年来,随着腊肠犬日渐普遍和人们鉴赏品位的提高,一种比较特殊的发色——陨石色腊肠犬在中国日益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很多腊肠犬繁育者开始尝试繁育这种发色的腊肠犬,以致市场上流传有专“出陨石”之意。
其实,所谓的陨石色腊肠犬,就是国外叫做“沙色”(sable)的腊肠犬。“沙色”属于巧克力色基因杂合子的表现型。腊肠犬的正常毛色基因以B基因表示,巧克力色基因以b基因表示,红色毛的基因以e基因表示。
有B基因存在的腊肠犬,毛色为黑色,毛根是黑色的,毛尖呈暗褐色;有b基因存在的腊肠犬,毛色为褐色,毛根和毛尖都是褐色。e基因是一个非阿利森基因,其显性基因Ee在B基因(b基因)的正常表现上有阻碍作用,使得毛色发红。
因此,BBEe或BbEe的腊肠犬,称为“徽章黑”(ebony):即头顶和背部是黑色的,腹部和四肢内侧为浅褐色;bbEe的腊肠犬,称为“徽章褐”(chocolate):即毛色均为浅褐色。
bbEe的腊肠犬,称为“徽章褐”即毛色均为浅褐色。bb和Ee基因同时存在的腊肠犬,毛根是浅褐色的,而毛尖由于红色基因Ee的作用使毛尖呈深褐色,毛色在整体上呈现红褐色掺杂深褐色的复杂效果,似陨石的斑驳色彩,故有人称为“陨石色”。
bb和ee基因同时存在的腊肠犬,就是纯色的沙色犬,毛根是浅褐色的而毛尖完全褪色了呈浅金黄色,整体上为淡黄色。
目前,国内繁育“陨石色”(即国外犬展上所称“沙色”),常常是选择褐色(有陨石色基因)母犬和黑色(无陨石色基因)公犬交配,这样所生的犬崽有一半呈陨石色。如果选择同色交配,就会出现50%的纯色仔犬和50%的陨石色仔犬(该基因是杂合子表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