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器有用吗?
鱼缸过滤器分为三大类:物理过滤、化学过滤和生物过滤。物理过滤使用最为普遍,任何鱼缸都不能缺少物理过滤,其他两种过滤则要根据鱼缸的实际情况来添加。下面分别来说明一下三种过滤的意义:
1、物理过滤:主要通过过滤棉、过滤海绵或者过滤沙砾等一定孔径的物理介质,拦截、吸附悬浮在水中的固体微粒,达到清洁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的目的。就像我们人戴口罩能过滤空气一样,物理过滤并不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只是起到了拦截的作用。这就要求物理过滤的过滤介质要定期清洗或者更换,否则时间长了过滤介质孔径会被脏东西堵满,水流过不去,也就不能起到过滤作用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介质上还会滋生一些细菌,细菌繁衍到一定程度也会对水质产生危害,这种脏了的过滤介质就一定要更换掉。
2、化学过滤:主要是使用活性炭等能够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的介质来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有害物质。化学过滤是对物理过滤的补充和加强,通常有物理过滤的地方都会有化学过滤介质存在。活性炭的寿命比过滤棉长,但它也有用坏的时候,一般使用2~3个月左右就应更换。
3、生物过滤:主要是为有益菌提供生长繁殖的场所,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数量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些有益菌生活在特定的生物过滤介质上,常见的有生化棉、生物球、陶瓷环、珊瑚砂等。由于这种介质的比表面积很大,它们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场所。生物过滤通常和其他的过滤方式共同使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过滤系统。
对于内过滤器和底过滤来说,这些过滤介质都在过滤器内,清洗和更换很方便。而外过滤器由于在鱼缸外,滤材使用一定时间后也会脏掉或繁殖过量的细菌,仍需取下来清洗。
综上所述,内过滤器一般只考虑物理过滤,而外过滤器和底过滤由于空间大,一般会同时设置物理过滤、化学过滤和生物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