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眯着眼睛?
人们在看到家猫眯着眼睛时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猫在睡觉或是猫不舒服,但这其实是猫的一种自我保护,在生物进化的过程当中,猫的眼睛进化成了适合夜间活动的瞳孔直径比白天小很多的特征。
晚上,人们对夜猫的捉弄其实是有助于进化的——想当初,那些瞳孔太大的猫会被晚上觅食的野兽吃掉;白天,瞳孔太大则有利于避免受到紫外线伤害。不过,关于猫的这种特殊能力也存在副作用。如果夜里,主人的床头灯突然一亮,猫的视网膜可能会受到损害。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当看到一件比较令人震惊的事情时,人的眼睛会对突发事情给出更多的在意,视网膜会根据事物的突发性造成局部的短暂失明。视网膜上,一种特殊的光感受器(视锥细胞)对色彩最为敏感;视杆细胞对黑白色(视紫质)最为敏感。由于视紫质对暗光最敏感,在强光射眼时,会抑制双眼活动,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质减少,所以视线变得模糊,出现短时间的视力降低,这种现象就称为暗适应。视觉动物(人及大部分哺乳动物)对于突然的强光冲击,一般会持续10至30秒,会出现视网膜上的击伤,造成视力减退。视力会在几天内慢慢恢复。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视力短暂消失的病症,医书称为青光眼。
很多动物也普遍存在着暗适应的现象。例如,黄灯、夜晚开灯睡觉的动物,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同样会受到损伤,视力逐渐减退,如果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动物就会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