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河豚怎么不动?

楚雨龙楚雨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引起河豚毒性的物质

引起河豚毒素(TTX)的动物体成分主要是有剧毒性的水溶性的河豚毒素(STX)和毒性稍弱的脂溶性的河豚酸(HTNa),另外还有较多的肽类化和脂肪类物质。据测定,只食少量的河豚内脏,其中毒症状也不明显,如食量较大或食了刚从海水捞起的河豚,可能引起中毒。

二、中毒症状

民间习惯用河豚皮治疗皮肤病,而将河豚内脏扔掉,这是不对的。因河豚毒素主要在体内的肉汁和内脏中,皮下甚至脂肪中也含有微量毒素。人们食用了未经彻底处理的河豚体内,一部分人也会出现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中毒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中腹痛较剧,有时有腹痛或腹泻后,又觉疼痛出现在上腹部。

呼吸神经过度兴奋,出现气喘;心跳加快,有时头晕;血压下降。喉部刺激感,吞咽时仍有疼痛感;喉部有轻微呼吸困难;嘴唇、舌尖或上颏出现麻木感;恶心, 偶有剧烈呕吐;有频吐食物或吐食后有舒适感,有时吐食后发生腹痛;有口渴或饥饿感;视力模糊,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皮肤上出现的症状可进一步分为四种:干燥型, 红斑型,水肿型和坏死型。可见,毒害作用不仅限于神经,而有一定的消化、呼吸及血液循环系统致病力。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此病多见于夏季,欧洲和日本也常发现。

三、如何预防?

1、食用前要鉴别鱼的新鲜度。新鲜河豚的鳃呈鲜红色,腹部膨胀,鱼鳍竖起,眼睛发亮,如果河豚不新鲜,其鳃灰白色,眼睛无色或萎缩,无光泽。不要食用鱼体发白或鱼体的某个部位发白的河豚。

2、剥皮时一定要小心。河豚的表皮有毒,特别是鱼头的皮肤,更有毒性。处理时,可以分两块地方将皮剥下,一块位于眼球附近的薄膜,另一块在口唇或鳃的下端。

3、加热时一定要注意。如果煮 不熟,毒素去不掉。有的河豚毒素潜伏期较长,为48~72个小时,经过1小时加热会失去毒性。河豚肉和其他鱼是一样的,越新鲜越好,不要食用隔夜的熟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