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冬天怕冷吗?
狗狗的毛发是分为两层结构的,底部的绒毛很细且浓密,能够很好的隔绝体热流失;上层的硬毛有一定的厚度,可以阻挡风寒侵袭。所以,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处于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狗是不会有冷感的。 然而,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来规避风险——冬季我们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再套上一个厚棉袄,照样可以在室外四处溜达;室内有暖气供应,不管外面有多冷,我们都可以在屋子里穿着单衣到处走。而狗是不可能具有如此高级的认知和能力的,它们不会知道自己动作会造成热量的流失,也不会主动寻找工具来保暖。
当外界温度降低,而狗的身体无法通过运动产生足够的热量来维持体温时,身体就会产生应激反应,使肝脏产生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直接影响大脑中有关痛觉的区域,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这些多肽还可以促使体内生成抗凝血因子,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以保持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最终达到维护细胞正常生长、抵抗病毒侵害的目的。 但上述作用都是建立在“自觉保暖”的基础上的。如果狗狗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其机体可能逐渐适应低温刺激,基础代谢并不会出现明显升高,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量也不会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此时,身体的抗寒能力虽然有所提升,但免疫能力却会随之下降,一些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
其实,人类对寒冷的敏感程度要高于狗狗,在气候转冷的秋季,很多人会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的症状,这就是机体应对冷空气的刺激而做出的自然反应。 至于题主说的“一出门就哆嗦”的情况,个人认为更像是狗狗的心理因素导致的,毕竟作为智商非常高的动物,他们是可以分辨天气温度的,也知道天冷的时候出去活动需要做好必要的御寒工作。但寒冷环境对于嗅觉和听觉的刺激是有一定干扰的,尤其是冬天天黑得早,气温低的清晨和黄昏,狗狗可能会下意识觉得自己被冰天雪地包围了,进而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出现“哆嗦”“趴着不动”甚至“乱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