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身上长了很多白点是什么病?
这是水霉病,属于真菌类疾病,和平时的鱼缸水质变差了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要找到导致鱼缸水质变坏的原因,才能做好后续的解决措施。 常见的引起水恶化,细菌、寄生虫增多原因有以下几点:
1、鱼缸没有做好过滤系统;或者虽做了过滤系统,但是长时间不清洗,过滤材料长期未更换(一般建议3个月或6个月换一次);又或者清洗之后没有及时晾干而使过滤材料滋生细菌;这些都是引发细菌感染的因素。
2、鱼缸的喂食量不够;或者说每次喂食的量比较充足,但是鱼缸的排泄物清除不及时,这些都会导致鱼缸的水质逐渐变得恶劣,为细菌的繁殖提供有利的场所。
3、鱼只在鱼缸中相互争夺食物,造成部分鱼只消化不良,从而诱发炎症反应,也为细菌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
4、外来物种入侵,例如把外面水沟里的水草直接扔到鱼缸里,或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硝化菌,都有可能让鱼缸中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使得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
5、换水不够或换水频繁,导致鱼缸的水体浓度发生变化,刺激细菌滋生。 以上原因都是容易导致鱼缸水质变得恶化的因素,需要对症处理才行。
如果是鱼缸没有做好过滤系统,那么就需要及时增加滤材,做好物理过滤,减少细菌的数量。 如果是因为喂食量大导致的细菌增殖,就需要及时调整饲养方法,少喂,勤喂就可以了。 如果是有外生物侵入,就需要清理掉入侵的生物,避免给鱼缸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当然,在预防水霉病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持鱼缸水质的清洁,定期换水和清洗鱼缸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定量投喂食物,避免投喂过量而导致粪便过多,影响水质。
2、减少鱼只密度,增强鱼缸的溶氧量,有助于新陈代谢的进行,有利于鱼的生长,同时也能减少残饵,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
3、提高养殖密度,加快水体中有益菌的生长速度,抑制有害菌的增长。 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杀菌,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杀菌方法,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