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白色的泰迪好不好?
先说结论,其实毛的颜色对泰迪的遗传基因影响并不大,“纯不纯”的问题取决于父母双方是否具备足够的遗传缺陷抗力来支撑泰迪毛色的稳定表现。 也就是说即使母狗是显性棕色(红色)基因,只要父犬是隐性色系基因的携带者和/或缺乏相应的染色质结构变异,所生幼犬也是可以是白色。反之亦然,即使公犬是显性黑色基因,母犬是隐性色系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也可能生出巧克力色的幼犬。 而遗传学上对“纯种”的定义是:某一物种中,个体之间在遗传形态上的差异越小则遗传愈“纯”,相反,差异越大则遗传愈不“纯”;或者说,遗传“纯”与否,在于可供后代选择的基因型数量:可选基因型越少则遗传越“纯”,越多则遗传越不“纯”。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判断一只泰迪是不是纯种,最终取决于该犬所有可检测到的遗传变异的总和——这些遗传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及突变等。而颜色这种表面性状其实在遗传学上非常不可靠。
比如同样是黄色毛的拉布拉多和金毛,虽然都是显性黄色基因(A),但由于遗传位点不同,二者基因型有差别,为AA和AB;再比如八哥也有黄色的,但多数犬种鉴定的基因型却是AA或者AD。同样是一窝小狗,毛色往往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单从毛色上来判定是否是纯种显然是不科学的。 不过,一般人们所说的“纯种”其实更多指“品种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表型特征必须符合要求,诸如体形、身高、体重、头版(脸)、毛量、毛质等等均属于这类“必须具有的特征”。对于这些“硬性指标”而言,好坏则是相对容易判定和比较的。因此“品种标准”的作用就是为了区分优劣,以便于筛选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