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什么时候体外驱虫?
首先,体内外寄生虫都应该在小狗健康的状态下才能做。 如果发现狗狗患有腹泻、呕吐、不食等情况,应先治疗再驱虫; 若虫体已经死亡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则不必再作内驱。 但若是蛔目幼虫(如蛔目异尖科寄生虫)仍在肠腔内活动,应将其杀死。
第二,不管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最好都能同时做好预防。 因为有些寄生虫是可以在不同宿主之间相互传染的——比如绦虫。 所以,对于已经感染体内外寄生虫或是处于易感阶段的猫狗都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三,一定要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说明书使用! 用药不当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比如,给小狗服用抗体内寄生虫药阿苯达唑时,剂量过小或过大都不合适。 如果是吃驱虫药后大便中发现有虫子,说明药物起效,继续按疗程用药即可。 若是连续几天吃药都没有排虫,说明寄生虫对药物不敏感,应该立即更换其它类型的驱虫药。 而给猫猫服用的广谱驱虫药阿维菌素(常见于宠物驱虫药滴剂或粉剂),使用后出现的中毒症状更是需要及时治疗。 所以,在选择驱虫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不良反应和禁忌。
一般来讲,体外驱虫药几乎无毒副作用,但部分药物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所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体内驱虫药的毒性反应要根据药物成分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驱虫剂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就可能引起狗的神经中毒。 对于胃肠道不适的药,建议饭后服用; 而抗寄生虫药应空腹服用,这样有利于药物与虫子直接接触,提高杀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