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身上长哪些虫子?
狗狗身上的寄生虫主要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其中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蛔目、绦虫纲和线虫纲,体表寄生主要是螨类和虱类。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宠物间的密切接触,一些体内寄生虫可以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引发感染;而体表寄生虫则可附着在毛发或皮肤表面,通过爬行或叮咬的方式传播,甚至可通过结痂直接传播到人的皮肤上。 对于体内外寄生虫的预防至关重要!
一、体内驱虫 一般建议犬注射疫苗后2周做第一次体内驱虫,以后每3个月一次。常用的杀虫药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用药前应保证狗狗空腹10小时,用药期间及停药两周内应避免给狗狗服用其他药物,个别药物可能会与驱虫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应谨慎使用。
二、体外驱虫 通常采用体外驱虫滴剂,可直接喷溅皮肤表面或是涂抹至毛发表面,达到驱杀目的。在使用前同样需要保证狗狗毛发干燥没有水渍,注意不要直接涂抹眼睛周围及头发中,以免引起不适感。另外,对于体外寄生虫而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哦~
绦虫、蛔虫、滴虫、球虫等都是狗狗常见的寄生虫类疾病。而它们的感染途径和症状是不同的:
绦虫:犬绦虫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是犬复孔绦虫和细粒绦虫,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中。感染途径主要是中间宿主(如:啮齿类动物、甲虫类等),虫卵随犬粪便排出后,可寄生在中间寄生宿主的体内,当犬吃了这些寄生虫的动物时,可被感染;另外还有泡状带绦虫,人若是误食感染了泡状带绦虫幼虫的猪肉、牛肉等,也可发生犬绦虫病。
蛔虫:蛔虫病在犬的寄生虫病中是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寄生在犬的小肠内,有时也可见到在胃内。感染途径是虫卵在自然界生存力很强,可以存活数年,且广泛存在于犬窝、犬床、食物及饮水等处。幼犬主要是垂直感染,孕母体内若寄生有蛔虫,其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通过乳汁感染乳犬,而当幼犬长大一些时则是经口感染。此外,蛔虫病还可以感染人,主要途径是接触感染。
滴虫:滴虫在犬的肠道内分布比较广泛,是一种厌氧的寄生虫,可以寄生在犬的口、鼻等处,主要在小肠内繁殖。此虫会破坏犬的肠粘膜,进而发生肠道炎症。滴虫是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来传播的。
球虫:球虫种类繁多,犬最容易发生的是侵润型的柔嫩伊氏锥体,寄生在小肠上段(十二指肠和空肠)。球虫病通常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经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