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感冒不能打疫苗吗?
可以打。但是要注意: ①疫苗要优先于驱虫做,因为驱虫药有可能会影响抗体产生; ②如果狗狗是第一次免疫,那需要间隔28天再做第二次,如果是成年狗免疫情况良好没发生过严重感染,那可以只间隔7天。但不管如何,最晚都不能超过疫苗注射后第4周。 另外注意,如果是疫苗导致的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脸部、鼻部皮肤发红、发烫,身体颤抖,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脱敏治疗,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抗过敏药物,以免耽误病情。
其实,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疾病,在病愈后一周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抵御疾病的感染。所以在患病的两周内,即使病毒的抗体已经存在了,但体内的保护作用可能不够,此时若接触到病原可能会发病。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生病的犬只,都要在病愈后1周后注射相应的疫苗。
当然,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加强饲养管理,不给狗狗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定期驱虫,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定期消毒。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概率,也能够让狗狗少受寄生虫的困扰。
幼犬不是不能打疫苗
有人认为幼犬抵抗力差,打了疫苗以后反应很大,甚至产生一些过敏现象,如呕吐、高烧等,认为幼犬不能打疫苗。这是错误的理解,幼犬之所以容易产生一些应激反应,主要原因就是幼犬体内没有足够的抗体,疫苗进入犬体后,其身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就会产生一些过敏现象。当狗狗生病或是正在打针吃药治疗,请不要注射疫苗!健康狗狗在出生30天后,每月注射一次疫苗,注射三次后间隔半年注射下一次疫苗,以后每年注射一次。
幼犬不能不打疫苗
认为幼犬不能打疫苗的说法是错误的,而另一种说法:幼犬可以打疫苗,但因为幼犬需要母源抗体保护,所以应该在80日龄以后打疫苗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幼犬应该自30日龄起到80日龄止,每月打一次疫苗。
幼犬打疫苗的三个必要条件
要让幼犬完成疫苗注射,必须要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母源抗体的干扰
第二、犬体淋巴结发育问题
第三、犬体胸腺发育问题
综合这三项发育指标,犬自30日后就需要注射疫苗,每月一次,注射三次之后隔半年注射一次,然后是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