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类型宠物指什么?
之前有看到别人写的,搬过来供参考(原创) 一个词叫做“邻避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穷人家不得养狗——因为穷人养狗会阻挡富人们享受更清洁的空气、水和景观。 同样,现在城市居民在抱怨流浪猫犬太多,其实真正造成这种现象的,是城市中中产阶级的膨胀和贫苦人的萎缩。因为中产阶级是有能力花钱为宠物做绝育手术,给它们好生活的人;而贫苦人则没有这么多钱给他们的狗做好保健工作。于是,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宠物成了“单身公害”——它们没有机会去做绝育手术,或者在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偷跑出来,或者本来就已经做了繁殖配种的计划,总之,越来越多的宠物变成了“单身公害”。
当然,这个现象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中产阶级膨胀的城市里,住房紧张,通勤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加大……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将中产阶级推向同一类职业、收入的人群,而这样的群体特征很容易让一群人的偏好趋同——他们更喜欢养无尾犬而不是斗牛犬,更喜欢喂爱猫而不喜欢喂烈性犬…最终的结果就是,城市里除了流浪动物,就是被统一培养出来的“可爱”宠物。 那么,如果我们要提倡善待流浪动物的道德教育(毕竟,我也不想每天都呼吸充满细菌和病毒,可能被寄生虫骚扰的生活空气!)是不是应该同时向那些有能力给宠物更好生活的中产阶段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要让你的宠物的繁殖计划影响到其他人(包括你的宠物本身)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