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致命的几种传染病?
犬瘟(Canine Distemper,CDV)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极高、死亡率高,在犬类中普遍存在,主要侵害犬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犬一般潜伏期1-3周不等,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随后出现高烧不退、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犬会出现抽搐和脑神经症状。本病在幼龄犬中发病率很高,发病后2~4周死亡,成犬免疫力较差,但一般不会成为慢性带毒者,少数可表现为隐性感染或呈亚临床状态。
细小病毒感染症(Parvovirus enteritis,PDV) 细小病毒(P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引起犬病毒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甚至更久。细小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呕吐物以及被污染的食槽和水盆传播给健康犬只。患病犬早期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等,继之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通常患犬呕吐物为食物和胃液混合物,而腹泻物为血样粘液性液体,病程一般为7-8天,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本病的特效药,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IH) 是犬病毒性肝炎病毒(Canine hepatitis virus, CHV)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CHV属于细小病毒科肝炎病毒属,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不同年龄阶段及性别的犬发病,但以幼犬最易感染且死亡率最高。该病以突然发热、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腹痛腹泻及黄疸、白眼球发蓝等为特征。本病常与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病症同时感染或继发性感染,造成较高的致死率;由于本病多发生于夏季,因此也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Lymphocytophthiriasis, Canis)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感染犬的鼠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尿液传染。本病主要以急性出血性膀胱炎为主,也可波及肾脏引发肾炎。患犬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尿呈浅红色,后期出现严重脱水、贫血及黄疸等现象,若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可达50%左右。 本病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有效预防。
狂犬病(Rabies, RAB)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恶性传染病,常见于犬、猫、猪等动物间传播,人感染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型疾病。狂犬病毒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直接传递给人,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数日,最长达数十年。发病初,病人可有倦怠、头痛、低热、烦躁不安、厌恶声光刺激等前驱期症状;继而进入兴奋期(也叫狂暴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此期为发病的极期,也是死亡的时期。之后进入麻痹期,表现为言语、吞咽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逐渐消失,最后死于呼吸衰竭。